當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創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科技創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對中國科學院提出“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目標要求。研究所是中科院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活動的基本組織單元。研究所能否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明確發展定位和努力方向,確定改革創新發展新任務、新舉措,直接決定著中科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改革創新發展的速度與質量?!吨袊茖W報》、科學網推出“研究所發展大家談”專欄,邀請中科院研究所所長、專家學者,圍繞國家科技創新大局,分享科技創新與管理經驗,暢談“強基礎、抓攻關、聚人才、促改革”,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言獻策。
在我國,植物高效碳匯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是第一個也是當前唯一一個從事植物碳匯研究的重點實驗室。重點實驗室旨在聚焦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瞄準植物科學前沿,力爭在植物高光效、共生固氮、生物質長時間儲存和利用、高碳匯植物創制等方面取得重大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突破,建立從基礎理論研究、高碳匯植物設計、生物質高效儲存和利用到植物碳匯評價的全鏈條研究系統,為“碳中和”提供可持續性植物解決方案,構筑面向世界“碳中和”生物解決方案的創新策源地。
在布局全新植物碳匯研究方向的過程中,重點實驗室始終秉持“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的原則初衷,不僅組織內部學習研討,還與來自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相關優勢研究力量建立了合作關系。在深入實地調研我國不同區域農業碳排放現狀的基礎上,重點實驗室還進行了詳細的減排與碳匯潛力分析,立足于現實場景中的碳排放數據制定植物碳匯方案。
2009年11月30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通過院地共建驗收并納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管理序列。10余年來,研究所聚焦新能源與先進儲能、新生物、新材料領域,開展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和系統集成重大創新研究,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能力不足是年輕研究所的“短板”。研究所主動謀劃,提出“整合資源增動力、創新機制促活力、引智育才助跨越”的改革思路與落實舉措。侯建國院長在2023年度工作會上提出“聚焦布局、重塑隊伍、提升效能”的總體思路,統籌推進改革創新發展,實現創新能力大幅躍升。這為研究所實現跨越發展進一步指明了變革方向。
進入“十四五”時期,南海海洋所在發展完善遙感-岸基-島礁-船基綜合海洋觀測網絡的基礎上,為實施深海長周期原位觀測,牽頭組織、主動謀劃,啟動“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預研項目,成功推動該裝置列入國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規劃?!袄淙鷳B系統研究裝置”將顯著提高深海原位長期觀測、探測與人類常駐實驗研究能力,為揭示深海流固跨圈層耦合和甲烷“源-匯”規律、探索深海特殊生命過程、實現海洋烴類能源有序“零碳”開采提供科研利器。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面向與“重大疾病和衰老”相關的國際前沿科學問題以及“健康中國2030”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匯聚中國科學院相關領域的優勢科研力量,引進一批具有國際重要影響力的領軍人才,依托“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打造建制化團隊,實現多學科交叉融合,組建了“表觀遺傳調控與干預重點實驗室”。
面對困局,西安光機所領導班子運用辯證思維方式,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現行科研生產組織模式影響了生產效率提升。關鍵問題一是在設計階段,科研人員缺乏對工藝的合理考慮與適當把握;二是傳統科研生產組織模式難以適應驟增的批產任務。西安光機所領導班子秉持“創新是第一動力”理念,大膽提出重塑科研生產體系的改革舉措,依靠體制機制改革和市場化,雙管齊下、共同破局。
深圳先進院誕生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形成了“敢闖敢干”的創新文化。我們繞開傳統科研院所發展的“老路”,在全國率先探索理事會現代院所制度;利用與香港中文大學的共建優勢,輻射鏈接全球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網絡,形成了研產學資一體化的微創新體系,使深圳先進院加速駛入國際科技創新快車道;借助地域優勢,我們充分發揮毗鄰香港的國際化便利條件,加大科技合作,申請的各類國家、地方項目成績顯著,名列國內研究機構前列。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為充分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簡稱青藏所)緊緊圍繞“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的目標要求,以“引領科學前沿、面向國家需求、服務區域發展”為宗旨,改革創新人才團隊發展機制,在地球系統科學領域集聚強有力的學術帶頭人。青藏所以第二次青藏科考等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實施為抓手,以中科院國家重點實驗體系重組為契機,整合國內青藏高原優勢科研力量和條件平臺,打造“引領性、平臺型”的開放研究高地,充分發揮“國家隊”的建制化優勢,努力建設青藏高原地球系統科學原始創新策源地。
機器人的研究離不開重大工程項目的開展。實踐中,我們越發深刻地認識到,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應用不是單純的上下游關系,而是高度共生、相互促進的。使命驅動的機器人研究早已不是簡單的線性模式,而是多學科交叉融合、全鏈條協同發力的過程。對于高技術類研究所來說,需重點提升兩個能力:一是在重大工程項目中提出并解決科學問題,注重向創新鏈前端延伸,不斷提升自身基礎研究能力,為工程技術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頭活水;二是瞄準國家重大需求找準位置形成系統性解決方案,借勢發力,提升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能力,展現研究所身為國家隊、肩扛國家責的使命擔當。
新時期國家對聲學發展有了更高要求,聲學所牢記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的職責使命,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心系“國家事”、勇擔“國家責”,充分發揮中科院建制化優勢,以重大任務為牽引,通過跨領域、跨學科、跨部門“聯合作戰”的方式,探索建制化科研攻關組織模式。
發揮中科院建制化優勢,強化多領域協同創新。國家對科技創新提出了很多新要求,靠單個研究所獨自攻關很難完成,需要打破所際界線,形成跨領域解決方案。
在以往的工作中,昆明植物所組建了科技創新大研究團隊,通過“學科+目標”的學科團隊模式開展工作,并取得了相應的科研成果。我們發現,在“學科+目標”的模式下,科研人員往往滿足于干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可以解決具體的問題,但由于任務分散,并不利于有針對性的聚焦到生態文明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具體需求上。
因此,昆明植物所聚焦“十四五”規劃重點布局和事關“國家事”“國家責”的主要任務,認真總結科技創新大研究團隊第一階段正反兩方面經驗,組建任務攻關團隊,強化學術委員會把關和研究員會議的討論,系統出臺了任務攻關團隊組建和運行管理辦法,提升了建制化水平。
大型低溫制冷系統廣泛應用于大科學裝置、航天發射、氫能儲運、氦資源提取、量子計算等國家安全和戰略高技術領域,是我國重要戰略支撐技術。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發展,對大型低溫技術和裝備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理化所)曾于2010年和2015年先后承擔兩項財政部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專項任務,成功研制出我國首套液氫溫度(20K)大型低溫制冷裝備、2.5kW@4.5K/500W@2K大型低溫制冷系統,關鍵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但是,由于當時我國尚未具備液氦溫度萬瓦級超大型低溫制冷技術和裝備制造能力,多個大科學裝置建設還需要進口西方的制冷裝備系統,并隨時遇到漫天要價和斷供的風險。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理化所迎難而上,揭榜掛帥,發起對“液氦溫度萬瓦級超大型低溫制冷技術和裝備制造”這一低溫技術制高點的新一輪沖刺,承擔起中科院C類先導專項重大攻關任務,努力為氦資源自主保障以及航天工程低溫制冷裝備的自主可控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強化科技戰略咨詢”。2016年組建以來,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作為中國科學院建設國家高端智庫的綜合集成平臺,始終致力于為國家科技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提供前瞻咨詢建議和系統解決方案,形成了科技發展戰略、科技和創新政策、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定量預測與預見分析、戰略情報與數據平臺五大研究方向,探索出了一條新型特色高端科技智庫建設之路。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需要智庫出思想、出方案、出人才。世界科技強國建設需要前瞻研判科學前沿,優化科研體制,制定科技發展戰略,科技戰略咨詢工作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戰略咨詢院將恪守國家高端智庫定位,以高水平智庫研究支撐高水平科技戰略咨詢,為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決策咨詢支撐,為中科院實現“四個率先”貢獻力量。
大科學裝置是某一領域科學技術發展的公共平臺,核心目標是服務科學家攻克前沿科學難題。
為走在科學前沿、搶占科技制高點,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肩負使命,聚焦主責主業,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積極組織承擔重大科研任務,創新科研組織和管理模式,推進大科學裝置建設。2017年9月,經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物理所主導的“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在北京市懷柔科學城正式啟動建設。
紅外科技在事關人民生命安全的氣象災害監測、空間安全以及紅外天文觀測等領域具有核心作用,是國家重要的戰略技術之一。
上海技物所自上世紀60年代起扎根紅外光電,伴隨著國家戰略而發展,逐步成長為領域內蒼翠挺拔的一棵“大樹”,多項科技成果實現了對標國際領跑水平的重大突破。在國家重大工程牽引下鍛煉并造就的研究所全創新鏈協同攻關能力,是滋養大樹根深葉茂之本。這亦支撐著研究所始終緊盯“國家事”,自主發展、迭代創新,持續拓展紅外科學與技術的應用領域。
自1985年建所以來,基礎研究一直是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的立身之本。
現如今,在高技術領域,強化基礎研究,本質上是培養一種能力——不再只是發表文章的能力,也不僅是參賽拿獎牌的能力,而是能夠瞄準需求,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軟件所將強基礎與抓攻關合二為一。強化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的有效銜接,聚焦軟件領域“心腹之患”“燃眉之急”開展使命驅動的建制化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真正發揮中科院研究所作為“國家隊”的建制化優勢。
為確保人才潛心科研,研究所還實施“交鑰匙”工程,通過多部門聯動,提升“3H”保障效能。此外,也要注重科學素養和科學家精神的培養,充分利用黨員主題教育基地等紅色資源和老學家精神的傳承等現有豐厚精神土壤,以榜樣的精神感召人才。
如今,通過構建全鏈條人才發展體系、搭建人才發展平臺以及加強頂層設計與統籌,大連化物所激發了人才隊伍的創新活力,努力為研究人員提供良好的科研生態,達成了研究所和人才“雙贏”的局面。
人工智能是交叉性、復合型極強的新興學科,牽涉范圍甚廣、研究方向繁多,對研究所方向整合、系統布局而言,挑戰巨大。圍繞如何統籌、如何切題、如何“有所為有所不為”,自動化所著重做了如下部署。
一是聚焦作為名詞的“智能”,即回答“如何發展智能科學與技術本身”的問題,探究與智能相關的新理論和新技術;二是關注作為形容詞的“智能”,回答“如何實現人工智能賦能國家重大關鍵領域的需求”的問題,推動智能科學與技術更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隨著航空航天工業的快速發展,新思路、新器件、新材料在航天領域的快速迭代與應用,航天技術向極大規模、極智協同方向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星鏈”計劃為代表的巨型星座,開啟了天基規?;渴鹦聲r代,對傳統定制化衛星研產模式產生了顛覆性影響。通過引入工業化生產制造、批量化發射部署、技術快速迭代升級,星鏈系統已從0.9版本更新至1.5版本,衛星成本降至50~100萬美元/顆,目前已在軌部署超過3000顆衛星。
“星鏈”系統潛在的巨大戰略價值獲得了美軍方的關注和認可,與軍方開展合作,有望將美軍空間系統的時間響應能力從20分鐘提升至秒級,其實戰性能已在俄烏戰爭中得到有效驗證。得益于絕對數量帶來的彈性和依托商業模式構建的低成本規?;渴鹉芰?,衛星技術正經歷著顛覆性、變革性、前沿性的創新與發展,促進了全球航天器規?!爸笖凳健痹鲩L,正深刻改變和重塑著世界航天版圖。
圍繞干旱區生態與資源環境領域關鍵科學問題和國家重大需求,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一代代科研人員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扎根邊疆、艱苦奮斗,科技戍邊六十年,為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做出了卓越貢獻。
多年來,新疆生地所人才隊伍建設困難重重。一是未形成年齡結構合理的領軍人才梯隊,青年人才比例偏低。二是留住優秀人才和引進領軍人才困難,極度缺乏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戰略科學家。
近年來,新疆生地所遵循“西部人做西部事”“先定事、后定人”的原則,推出系列舉措,培養造就了一支干旱區研究領域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
國家科研機構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作為我國力學領域的“國家隊”,始終把承擔國家重大任務作為研究所使命擔當的重要體現。
為發揮建制化優勢,抓住重點實驗室體系重組的機遇,更好聚焦國家需求,力學所大力改革傳統的以“課題組”為主的科研組織模式。我們優化整合了“體量小、成果不突出”的小課題組,逐步推動大體量研究部的建設,為重大項目培育團隊基礎。同時,建設力學所總體部——“寬域飛行工程科學與應用中心”,聚焦集成創新能力提升,探索建立首席科學家+“兩總”重大任務組織模式,構建“分可獨立作戰,聚可合力攻關”的新體系,實現“創新之腦”與“創造之手”的有機融合。
在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征程上,青年人才是源頭活水和主力軍。近3年來,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牽頭了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軍科委創新特區重點項目等國家重大科研任務300余項。這些國家重大任務大多是難啃的“硬骨頭”,對人才隊伍的能力和水平提出很高要求。但因為重大任務研制難度大、研究周期長,參與其中的科研人員出成果慢、論文產出低,依照傳統評價體系晉升晉級和個人發展將會受到影響。
針對這一問題,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沙場點兵、揭榜掛帥,改革人才評價方式,給青年人才一展身手的平臺和機會,讓他們勇于挑大梁、敢啃“硬骨頭”。
從十多年前,高能所就開始嘗試打破PI制,將課題組轉變為行政組,再根據大科學裝置項目任務從行政組抽調人員組成臨時項目組,項目結束后項目組解散。
我們將這種科研組織模式稱為“矩陣式管理”,它包括一橫一縱,橫向是行政體系,按照專業領域將研究人員劃入不同的研究室和行政組;縱向是項目體系,根據不同項目任務組成項目組,包含項目指揮部、分總體、系統和分系統等具體單元。
很早以前數學院就率先實行研究生數學學科學位對發表論文數不做具體要求的規定,通過學術報告、研討和答辯環節判斷其學術水平和成果本身的重要性。
評估后合理使用評價結果,強化正向激勵作用,根據評估結果制定績效獎勵,完善考核結果反饋機制。學術評價改革為數學院帶來了科研新氣象,科研人員能否做出真正具有重大意義的原創性工作成為了新的“指揮棒”,改革還帶動了數學院人才引進,如今在外界,數學院已形成“數學院提供給青年學者優越的研究條件”的名聲。
我認為,高端人才的引進要秉持“引進一個人,開辟一個新方向”的宗旨,絕不是“為引進而引進”,頂尖人才能否在上海有機所扎根、發芽、健康成長,第一位的問題就是要理順體制機制。
上海有機所始終堅持人才強所的理念,近年來通過體制機制方面的系統設計,創造良好的科研生態環境,打好“組合拳”,種好“梧桐樹”——讓“鳳凰”看見了就想來,來了就不想走。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